書記訪談 | 渠縣縣委書記王飛虎:扇動“金翅膀” 當好“橋頭堡” 建設“新極點”
宏偉藍圖,令人振奮。渠縣如何貫徹落實好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,當好達州融入雙城圈“橋頭堡”、打造川東渝北縣域經濟發展“增長極”,成為達州南翼振興“金翅膀”,在達州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振興戰略支點中勇當尖兵?日前,記者專訪了渠縣縣委書記王飛虎。
王飛虎說,市第五次黨代會是在建黨100周年、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勝利實現、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開啟、成渝雙城圈規劃綱要全面實施、“十四五”開局之年召開的一次具有開創性、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。市委書記邵革軍所作的報告,深度審視達州市情和國省多重戰略機遇,充分吸納轉化“三大”活動成果精髓,全面擘畫了達州未來五年宏偉藍圖,催人奮進、令人振奮,體現了市委胸懷“國之大者”、心系發展全局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。一是成就經驗清晰,堅定了追趕跨越的堅定信心。過去五年,市委團結帶領全市人民開頂風船、爬上坡路,取得了一項項榮譽、辦成了一件件大事、兌現了一樁樁諾言,特別是市委總結的“五條奮斗經驗”,必將在新時代引領全市創造更多達州輝煌。二是歷史方位清晰,堅定貫徹中省重大決策部署。站位“兩個百年”,立足“三新”背景,堅定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、部署和推進的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”國家戰略,堅定落實省委“建設川渝陜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”“加強與成渝雙核聯動”“促進雙城經濟圈北翼振興”等重大部署,科學確立“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振興戰略支點”新定位,其戰略牽引力、改革推動力、發展支撐力前所未有。三是理念觀念清晰,堅定破除路徑依賴推動高質量發展。通篇貫穿“加快動能轉換、破除路徑依賴、制造業扛大旗、打造重大平臺、提升城市品質、促進共同富?!钡刃吕砟?,鮮明體現了高質量發展時代主題。四是目標方向清晰,堅定擔負起高質發展的責任使命。提出建設“五大中心”,實現“五大躍升”,推動經濟總量突破3500億、力爭4000億,公共預算收入力爭200億,城市規模達到“雙200”,體現了量質并舉,為全市奮進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指明了方向。五是攻堅路徑清晰,堅定走符合達州全面振興發展路子。聚焦走好“振興之路”,實施“七大振興行動”,任務清、內容實、抓手好、措施硬。六是作風保障清晰,堅定鞏固發展良好政治生態。緊扣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,鮮明提出“六個堅持”,加強黨的建設,改進工作作風,營造良好政治生態。
王飛虎說,過去五年,渠縣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沉著應對脫貧攻堅、經濟下行、新冠疫情、自然災害等多重考驗,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很多標志性成果。連續5年榮獲“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縣”,連續2年榮獲全省“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”,五度榮膺“西部百強縣”,首度躋身西部百強縣前50和四川省縣域10強榜單,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渠縣實踐中交出了優異答卷。市第五次黨代會報告中也多次提到渠縣,對渠縣的描繪濃墨重彩、對渠縣的定位全面精準、對渠縣的發展寄予厚望。明確支持渠縣建設“一地一都一強縣”(全國巴文化傳承創新融合發展高地、中國西部輕紡服飾時尚之都、中國西部一流綠色經濟強縣,進入西部百強前20、全國縣域百強榜單),讓我們信心倍增。渠縣一定深學篤行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,將其作為建設“強富美高”社會主義現代化渠縣的“戰略導航”“思路領航”“工作引航”,轉型發展、苦干實干,當好達州融入雙城圈“橋頭堡”、打造川東渝北縣域經濟發展“增長極”,成為達州南翼振興“金翅膀”,在達州“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振興戰略支點”中勇當尖兵、不負市委重托。
一是在多作貢獻上當尖兵。以“產業+項目”“功能+能級”為中心組織經濟工作,到2025年GDP確保800億、力爭1000億,躋身西部百強縣前20強、努力進入全國縣域百強,建成西部一流綠色經濟強縣,對全市經濟貢獻度確保20%以上,力爭25%。
二是在壯大產業上當尖兵。強攻工業、決戰制造業,聚焦“一首兩重”主導產業,到2025年產值分別達500億、300億、200億,構建千億級制造業集群,工業占GDP比重達50%以上,為達州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作出更多貢獻。
三是在項目攻堅上當尖兵。聚焦國省市“十四五”規劃、“兩新一重”等政策投向,謀劃爭取一批50億、100億級重點項目。加快推動心里程、致景紡織、中順潔柔、華彪電動車等鏈主型項目和成達萬高鐵、鎮巴高速、風洞子航運工程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攻堅,增強發展動能,提升產業和城市發展能級。
四是在動能轉換上當尖兵。堅持創新引領綠色低碳發展,推進建材水泥、火電等行業減排降碳,支持“兩高”企業“二次創業”,優化“一首兩重”產業環境容量。實施“1231”戰略,在全市率先組建縣科技局,依托人工智能協會建設西部機器人
五是在改革開放上當尖兵。內抓改革、外抓開放,大刀闊斧推進行政、事業單位改革,清理僵尸事業單位、盤活人力編制資源,優先保障中心工作需求。深化“最多跑一次”“跑一地”改革,選好營商環境“觀察員”“體驗員”“護航員”,加強營商環境護航監督。聚焦主導產業招大引強、招高引新,引進更多“三類500強”、鏈主企業、獨角獸企業,以招商大突破推動發展大跨越。
六是在要素供給上當尖兵。強化科技賦能,組建科創中心,推進產業技術攻關。加大物流保障,建設蜀道·廣潤智慧物流港、中鐵·鐵路物流港,接駁“蓉歐”“渝新歐”。破解用工難題,依托達州應用職業技術學院,培養高素質的藍領精英。降低水電氣價格,適應“拉閘限電”新形勢,提前謀劃清潔能源項目,推動水電氣供給和價格改革,打造西部要素洼地。
七是在作風建設上當尖兵。